|  | 
 
              
                | 中文学名 | 独尾草 |  
                | 拉丁学名 | Eremurus chinensis O.Fedtsch. |  
                | 科中文名 | 百合科 |  
                | 科拉丁名 | Liliaceae |  
                | 属中文名 | 独尾草属 |  
                | 俗名别名 |  |  
                | 形态特征 | 植株高60-120厘米;须根肉质柔软,长可达20厘米;叶条形,长10-30厘米,宽5-10(--15)毫米,先端长渐尖或钝;花葶粗壮,高68一120厘米,光滑;总状花序长20--50厘米,苞片白色,膜质,狭披针形,先端具尾状芒尖,具1条褐色纵脉;花梗上端有关节,倾斜开展;花被片白色,近倒披针形,中部具1条深褐色或绿色纵脉;雄蕊短于花被片;子房球状,直径约2毫米,花柱线状,与花被片近等长;蒴果球状,直径7—9毫米,黄绿色,表皮具横皱纹;种子三棱状,灰褐色,棱上具狭翅;花期5-7月,果期7月。 |  
                | 生境 | 生于海拔1000-3000米处的向阳砾石山坡、岩壁石缝、河谷或路旁。 |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四川、云南、甘肃和西藏 |  
                | 经济价值 |  |  
                | 科研价值 |  |  
                | 繁殖方式 |  |  
                | 备注 |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