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文学名 | 黄花油点草 |  
                | 拉丁学名 | Tricyrtis maculata(D.Don)Machride |  
                | 科中文名 | 百合科 |  
                | 科拉丁名 | Liliaceae |  
                | 属中文名 | 油点草属 |  
                | 俗名别名 |  |  
                | 形态特征 | 植株高可达1米;茎直立;叶卵状矩圆形或矩圆形,长8-16厘米,宽(4-)6-9(-10)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成尾状,基部心形抱茎或圆形而近无柄,边缘具短糙毛,具明显的弧形侧脉;二歧聚伞花序顶生或生于茎上部叶腋;花疏散;苞片小,披针形,常早落;花黄色或淡绿色,被紫黑色斑点;花被片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开花时花被片向上斜升或在中部向外平展,外轮花被片较内轮稍宽,在基部向下延伸呈囊状;雄蕊与雌蕊近等长,花丝中上部向外弯曲;子房长卵状,长约1厘米,柱头微高于雄蕊或近等高,3裂,每裂片上端又2深裂,密生腺毛;蒴果3棱形矩圆状,直立,长2-3.5厘米;花果期7-9月 |  
                | 生境 | 生于海拔800-2500米处的林下,灌丛,草坡或路旁 |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河北、河南、湖南和湖北;另尼泊尔、不丹和印度东北部亦有分布 |  
                | 经济价值 |  |  
                | 科研价值 |  |  
                | 繁殖方式 |  |  
                | 备注 |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