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文学名 | 喀西茄 |  
                | 拉丁学名 | Solanum khasianum C. B. Clarke |  
                | 科中文名 | 茄科 |  
                | 科拉丁名 | Solanceae |  
                | 属中文名 | 茄属 |  
                | 俗名别名 | 刺天茄 |  
                | 形态特征 | 直立草本至亚灌木,高1-8米,茎、枝、叶及花梗皆混生有黄白色具节的长短硬毛及淡黄色基部宽扁的直刺或少数三角形刺,叶阔卵形,基部戟形,5-7深裂,裂片边缘又不规则齿裂及浅裂,毛被在叶脉处密,叶柄密被毛及基部宽扁的直刺;蝎尾状花序腋外生,短而少花,1-4朵;花萼钟状,5裂,裂片披针形,密被纤毛及细小直刺;花冠筒淡黄色,冠檐白色,5裂,裂片披针形,开放时先端反折,花药顶端延长,顶孔向上,子房球状,被毛;浆果略呈球形或扁圆形,直径2-2.6厘米,初时绿白色,具绿色花纹,成熟时呈淡黄色;种子淡黄色,近倒卵形,直径2.5毫米。花期春夏季,果期冬季。 |  
                | 生境 | 喜生于沟边、路旁的灌丛或荒坡、疏林中。 |  
                | 地理分布 | 产于重庆、成都、米易等县、市。广西及云南等省、区也有分布,印度喀西山区也产。 |  
                | 经济价值 | 药用 |  
                | 科研价值 |  |  
                | 繁殖方式 |  |  
                | 备注 |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