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少花荸荠 |
拉丁学名 |
Eleocharis pauciflora (Lightf.)Link |
科中文名 |
莎草科 |
科拉丁名 |
Cyperaceae |
属中文名 |
荸荠属 |
俗名别名 |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具纤细的匍匐根状茎。秆丛生,纤细,钝五棱形,高3—30厘米。无叶片,在秆的基部有1—2叶鞘。小穗1,卵形或球形,长4—7毫米,有2—7朵花,最下部一个鳞片抱小穗基部一周,淡褐色,内无花,其余鳞片内均有花,卵状披针形,栗褐色;下位刚毛无或多至5条,长短不一,一般长为小坚果的一半,有倒刺。小坚果倒卵形,具三棱,长约2毫米,平滑。花柱基细,不膨大。花果期6—7月。 |
生境 |
生于沼泽地。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新疆、甘肃、山西、四川、西藏;欧、亚、美三洲较北的地区直至北极都有分布。 |
经济价值 |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