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百球藨草 |
拉丁学名 |
Scirpus rosthornii Diels |
科中文名 |
莎草科 |
科拉丁名 |
Cyperaceae |
属中文名 |
藨草属 |
俗名别名 |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秆粗壮,高70一100厘米,三棱形,有节。叶条形,较坚挺,宽5—15毫米,秆上部叶高出花序;叶鞘长3—12厘米,具突起的横脉。叶状苞片3—5枚,常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多次复出,顶生,第一次辐射枝6—7枚,粗壮,长可达12厘米;小穗无柄,4一6个排成头状,卵形或椭圆形,具多数很小的花;鳞片宽卵形,长约1毫米;下位刚毛2—3条,较小坚果稍长,中部以上有顺刺;柱头2。小坚果椭圆形或近于圆形,长0.6一0.7毫米,黄色。花果期5—9月。 |
生境 |
生于海拔600—2400米的林中、山坡、路旁、溪边及沼泽地。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广东、福建、浙江、湖北、四川、云南、西藏。 |
经济价值 |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