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文学名 | 莨菪 |  
                | 拉丁学名 | Hyoscyamus niger L. |  
                | 科中文名 | 茄科 |  
                | 科拉丁名 | Solanceae |  
                | 属中文名 | 莨菪属 |  
                | 俗名别名 | 黑莨菪、天仙子、山烟、牙痛子 |  
                | 形态特征 | 二年生草本,高0.4-1米,全株被短腺毛及长柔毛,根粗壮,肉质。叶在茎基部呈莲座状,在茎上部互生,卵状披针形或长矩圆形,长6-13厘米,宽2-9.5厘米,基部半抱茎或宽楔形,羽状浅裂或深裂,但茎枝上部叶缘呈波状弯缺或近全缘,无叶柄。单花从茎下部向上腋生,但在上部聚集成顶生的穗状聚伞花序,通常偏向
一侧,几无花梗,花萼筒状钟形,5浅裂,花冠钟状,黄绿色,基部与脉纹皆紫堇色,5浅裂;子房近球形;蒴果包藏于宿萼内,卵球形,长约1.5厘米,由顶端周裂。种子多数,淡黄棕色,外面具网纹凹穴;花果期夏季。 |  
                | 生境 | 常生长在山坡,路旁,宅边及河岸沙地上。 |  
                | 地理分布 | 产于雅安、茂汶、理县、黑水、甘致、道孚、金川、松潘、马尔康、若尔盖、南坪、康定、稻城、乡城、木里、德格等县。华北、西南及西北各省区也有分布。 |  
                | 经济价值 | 药用、工业原料 |  
                | 科研价值 |  |  
                | 繁殖方式 | 种子繁殖,北方3、4月播种,南方可秋播,条播或穴播,行距1-1.3尺,覆土3-4分,播后需稍行镇压,如遇天旱,应注意浇水,约一周左右出苗,苗齐后,过密处可适当间苗,苗高3寸时定苗,株距1尺,春、夏期间,有红蜘蛛和蚜虫为害,发生时,可用50%乐果乳剂1斤加水2000斤喷杀。 |  
                | 备注 |  |  
                | 图片 | 
            
              |  | 开花时的植株形态 
 摄影者:向丽
 |  
            
              |  | 拍摄部位:叶、花 
 摄影者:向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