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细叶芨芨草 |
拉丁学名 |
Achnatherum chingii (Hitchc.) Keng |
科中文名 |
禾本科 |
科拉丁名 |
Gramineae |
属中文名 |
芨芨草属 |
俗名别名 |
秦氏芨芨草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具短而直伸的根状茎;秆丛生,高50—70厘米,具3节。叶鞘平滑无毛,叶舌厚膜质,长2—3毫米;叶片纵卷成细线形,茎生者长3一6厘米,分蘖者长达25厘米。圆锥花序狭窄,稀疏,长12—20厘米;小穗草绿色后变紫色,长8—10毫米,含1小花;颖几等长,或第一颖稍短,顶端钝;外稃长6—7.5毫米,上部无毛,下部被短柔毛,顶端2裂,基盘钝圆;芒自裂片间伸出,长约15毫米,一回膝曲,中部以下扭转并生短毛。内稃与外稃近等长,具2脉,脉间被短毛;鳞被3。披针形。颖果长圆柱形。花果期7—8月。 |
生境 |
生于海拔3000—4300米的冷、云杉及高山栎林下或林缘的灌丛草甸中。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陕西、山西、云南等省(区)。 |
经济价值 |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