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小丛点地梅 |
拉丁学名 |
Androsace minor (Hand.-Mazz.)C.M.Hu et Y.C.Yang |
科中文名 |
报春花科 |
科拉丁名 |
Primulaceae |
属中文名 |
点地梅属 |
俗名别名 |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根出条多数形成垫状疏丛,根出条纤细,幼时密被灰白色柔毛,老时近无毛,暗紫色,具节与节间,节间长4一10毫米,节上具枯老叶丛。叶3型:外层叶匙形至舌形,长2.5— 6毫米,除边缘具缘毛外其余部分光滑,常早枯;中层叶片匙形,边缘具流苏状缘毛,上下两面无毛或下面近先端被稀疏硬毛;内层叶倒披针形,先端钝尖,边缘具缘毛,上面无毛,下面沿中脉被稀疏硬毛。花葶单生于根出条顶端叶丛内,高8—23毫米,被长柔毛;伞形花序具2—4花;苞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4毫米,先端钝尖,被疏柔毛;花梗不等长,常长0.5一3毫米,被柔毛;花萼钟状,从中部分裂,裂片狭卵形,边缘和外面被疏柔毛;花冠淡红色,稍带肉质,喉部具略突出的环带,檐部5裂,裂片倒卵形形;雄蕊5,着生在花冠管中部,花丝短;子房球形,花柱粗壮。蒴果球形,与宿存花萼近等长。花期6一7月;果期8月。 |
生境 |
生于海拔3600—4700米的高山草地或灌丛下。 |
地理分布 |
产康定、乾宁、稻城等县。 |
经济价值 |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