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雅江点地梅 |
拉丁学名 |
Androsace yargongensis Petitm. |
科中文名 |
报春花科 |
科拉丁名 |
Primulaceae |
属中文名 |
点地梅属 |
俗名别名 |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垫状匍匐草本。主根不显著,须根多数。根出条多数,匍匐,常形成直径14厘米的垫丛,具节与节间,节间裸露,紫褐色,初被柔毛和腺体,后渐变无毛。叶革质,两型:外层叶线形至舌状长圆形,长2一5毫米,宽1一2毫米,先端钝尖,边缘具分离的睫毛和无柄腺体,幼时绿色,成熟时红色;内层叶逐渐增大,长圆披针形或长圆匙形,黄绿色,长5一9毫米,宽1.5一2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尖,边缘具节状缘毛,上面无毛,具无柄的腺体,下面无毛或沿中脉被稀疏短硬毛。花葶单生于根出条顶端叶丛内,高5一25毫米,被卷曲的长柔毛和无柄腺体;伞形花序具5一6朵花;苞片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常对折成舟状,有时紫色,边缘具缘毛,两面被白色柔毛和无柄腺体;花梗长1一3毫米,微弯曲,密被白色柔毛;花萼钟状,外面密被黄色柔毛,从中上部5裂,裂片卵形或卵状三角形,边缘具缘毛;花冠白色或粉红色,花冠管坛状,喉部黄色,檐部5裂,裂片阔倒卵形,边缘微凹缺;雄蕊着生在花冠管中上部,内藏,花丝极短;花柱棍棒状,长2毫米,柱头紫色,头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 |
生境 |
生于海拔3600一4700米的高山流石滩或岩石缝中。 |
地理分布 |
产南坪、松潘、若尔盖、康定、雅江、白玉、巴塘等县。我国青海、甘肃也有分布。 |
经济价值 |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