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学名 |
细弱点地梅 |
| 拉丁学名 |
Androsace gracilis Hand.—Mazz. |
| 科中文名 |
报春花科 |
| 科拉丁名 |
Primulaceae |
| 属中文名 |
点地梅属 |
| 俗名别名 |
|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须根较多。叶丛生在根状茎顶端,具长叶柄;叶片膜质,卵状心形,长2一3 .8厘米.宽l—2厘米,先端钝圆,基部深心形至楔形,边缘具不整齐小圆齿,具密缘毛,上面被白色细毛,下面微具白粉;叶柄纤细,长1—2厘米.被白色柔毛。花葶多数,丛生在根状茎顶端叶丛内,高7一16厘米,无毛;伞形花序具5—20花;苞片线状披针形,全缘,无毛;花梗纤细,近等长,被稀疏细刚毛;花萼钟状,从中下部分裂,裂片狭卵形,到果期直立;花冠白色或淡紫红色。蒴果球形,直径3毫米,成熟时顶端5裂。种子紫褐色。花期2—3月:果期4—5月。 |
| 生境 |
生于海拔1800一2000米的湿润山坡路边。 |
| 地理分布 |
产雷波、会东等县。我国云南也有分布。 |
| 经济价值 |
|
| 科研价值 |
|
| 繁殖方式 |
|
| 备注 |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