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学名 |
披碱草 |
| 拉丁学名 |
Elymus dahuricus Turcz. |
| 科中文名 |
禾本科 |
| 科拉丁名 |
Gramineae |
| 属中文名 |
披硷草属 |
| 俗名别名 |
|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秆高70-140厘米;叶片宽5-9毫米;穗状花序直立,较紧密,长14-17厘米,粗5-10毫米;小穗通常成对,长10-15毫米,含3-5小花;颖披针形,长8-10毫米;外稃披针形,被短糙毛,第一外稃长9毫米;芒长10-20毫米 |
| 生境 |
多生山坡草地及路边 |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古、华北、西北、四川等地,在朝鲜,苏联,日本也有分布 |
| 经济价值 |
抽穗前为粗糙牧草。 |
| 科研价值 |
|
| 繁殖方式 |
|
| 备注 |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