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学名 |
肥披碱革 |
| 拉丁学名 |
Elymus excelsus Turcz. |
| 科中文名 |
禾本科 |
| 科拉丁名 |
Gramineae |
| 属中文名 |
披硷草属 |
| 俗名别名 |
|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植株粗壮;秆高达140厘米,粗达6毫米;叶片宽10-16毫米;穗状花序直立,长15-22厘米,宽10-12毫米,每节2-3枚小穗;小穗长12-15毫米,含4-5小花;颖狭披针形,长10-13毫米,5-7脉明显,有长达7毫米的芒;第一外稃长8-12毫米;芒长12-20毫米,反曲;子房上端具毛 |
| 生境 |
多生山坡、草地和路边 |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四川等省区,在朝鲜,苏联也有分布 |
| 经济价值 |
为优良饲料。 |
| 科研价值 |
|
| 繁殖方式 |
|
| 备注 |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