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垂穗披碱草 |
拉丁学名 |
Elymus nutans Griseb. |
科中文名 |
禾本科 |
科拉丁名 |
Gramineae |
属中文名 |
披硷草属 |
俗名别名 |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秆高50-70厘米,叶片扁平,宽3-5毫米;穗状花序较紧密,小穗多少偏于穗轴的一侧,通常曲折而顶端下垂,长5-12厘米,通常每节具2小穗;小穗成熟后带紫色,长12-15毫米,含3-4小花,颖矩圆形,长4-5毫米;具l-4毫米的短芒;外稃长披针形,具5脉;第一外稃长约10毫米;芒长12-20毫米;子房上端具毛。 |
生境 |
多生高山草原上。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我国西北、河北、四川、西藏等地 |
经济价值 |
为良好牧草。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