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云南萝芙木 |
拉丁学名 |
Rauvolfia yunnanensis Tsiang |
科中文名 |
夹竹桃科 |
科拉丁名 |
Apocynaceae |
属中文名 |
萝芙木属 |
俗名别名 |
|
形态特征 |
灌木,高3米,茎麦杆色或灰白色,疏生皮孔。叶对生或3-6叶轮生,纸质,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中脉在叶面略下凹,在叶背凸起,侧脉两面明显,弧曲上升。聚伞花序生于上部小枝叶腋,花多而稠密,花萼钟状,5裂;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花冠管中部膨大,内面密被长柔毛,裂片5枚,宽卵形,向左覆盖,雄蕊5枚,着生在花冠管膨大处,花药背部着生,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花柱圆柱状,柱头棒状,基部有环状薄膜,花盘环状;核果红色,椭圆形略扁,花期3-12月,果期5月至翌春。 |
生境 |
|
地理分布 |
南川、重庆等县市有栽培;分布于广西、贵州和云南等省,区。 |
经济价值 |
药用及医药原料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