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腺柄山矾 |
拉丁学名 |
Symplocos adenopus Hance |
科中文名 |
山矾科 |
科拉丁名 |
Symplocaceae |
属中文名 |
山矾属 |
俗名别名 |
|
形态特征 |
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稍具棱角;芽也被褐色长柔毛。叶革质,常为矩圆状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8 -12(一16)厘米,宽2—4(一6)厘米,顶端骤狭渐尖,基部圆钝或楔形,边缘有密而大小相间、内弯的腺锯齿,干后叶面深绿色;密伞花序腋生,小苞片2—3枚,近于倒卵形,边缘上部具数枚腺齿;萼管裂片半圆形,边缘有缘毛;花冠白色或淡黄色,5深裂至近基部,裂片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2—2.5毫米;雄蕊20一30枚,花丝基部稍连生;子房顶端环状凸起;核果圆柱形,上部较细,无毛,长约6—8毫米,直径约3毫米,暗蓝(绿)色,顶端具直立宿存萼裂片,核无纵棱;花期7月,果期翌年2—3月 |
生境 |
生于中山密林中 |
地理分布 |
产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福建等省、区 |
经济价值 |
种子油供工业用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