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光叶铁仔 |
拉丁学名 |
Myrsine stolonifera (Koidz.) Walker |
科中文名 |
紫金牛科 |
科拉丁名 |
Myrsinaceae |
属中文名 |
铁仔属 |
俗名别名 |
|
形态特征 |
灌木,高2米,常分枝,小枝无毛。叶互生,坚纸质至革质,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边缘全
缘或有时中部以上具1-2对齿,无毛;上面中脉下凹,侧脉微隆起,背面中脉突起,侧脉及细脉不明显,具边缘腺点,密布小窝孔;伞形花序或花簇生、腋生或生于叶痕上,有花3-5朵,每花基部具1苞片,披针形,花梗有时具腺点,花5基数,花萼分离或仅基部连合,萼裂片狭椭圆形或狭披针形,具腺点;花冠白色或淡黄色,基部连合,内面除连合部分外,密被乳头状突起,裂片长圆形,具明显的腺点,花药宽卵形或肾形,子房卵形或椭圆形,具腺点;柱头微裂,果球形,红色或成蓝紫色。花期5-7月,果期10-12月。 |
生境 |
生于海拔300—1500米的山谷、路旁、沟边密林中潮湿处。 |
地理分布 |
产于石柱、南川(金佛山)等县;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台湾等省区。
|
经济价值 |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