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伏地卷柏 |
拉丁学名 |
Lycopodioides nipponica Kuntze. |
科中文名 |
卷柏科 |
科拉丁名 |
Selaginellaceae |
属中文名 |
卷柏属 |
俗名别名 |
|
形态特征 |
茎匍匐,分枝上升,纤细。叶二形,在枝两侧及中间各2行,稀疏;侧叶斜卵形,基部斜心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细齿,中叶与侧叶相似
而较狭;腋叶狭卵形,基部浅心形,先端渐尖, 边缘有细齿;薄纸质。孢子囊生在枝上部叶腋,不形成特化的孢子囊穗;扁圆形,大孢子囊位于下部,小孢子囊位于下部。
|
生境 |
垂直分布海拔400一3780米,适应性强,生于耕地边、灌木林下或亚高山地带的林缘。 |
地理分布 |
产于四川的南川、威远、平武、广元、绵阳、安县、德阳、射洪、三台、沼县、成都、雅安、乐山、峨眉、峨边、茂汶、理县、丹巴、雅江、道孚等地;分布我国
云南、贵州、四川、陕西、河市、山东、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广西、
福建、台湾;日本、越南也有分布。
|
经济价值 |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