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香茅 |
拉丁学名 |
Cymbopogon citratus (DC.) Stapf |
科中文名 |
禾本科 |
科拉丁名 |
Gramineae(Poaceae). |
属中文名 |
香茅属 |
俗名别名 |
柠檬茅、香巴茅、风茅。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有柠檬香气。秆粗壮,高达2米,节常有蜡粉。叶片宽条形,抱茎而生,长达1米,宽约15毫米,两面粗糙呈灰白色;叶鞘光滑;叶舌厚。夏秋开花,圆锥花序疏散,由多节而成对的总状花序组成,分枝,基部间断,其分枝细弱而下倾成弯弓,第一回分枝有1-5节,第二回和第三回分枝有2-3节。总状花序有4个节,穗轴节间生有长柔毛,每结总状花序承托以舟形、鞘状的总苞;小穗无芒,无柄小穗两性,有柄小穗呈铅紫色。国内栽培者少见抽穗。 |
生境 |
栽培于高温多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上。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我国浙江南部、福建、台湾、广西、广东、四川及云南等省区。 |
经济价值 |
药用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用分蘖繁殖,把生长一年以上的植株,分开后,剥去枯老叶片,在叶鞘上1-2寸处剪去顶叶。栽植宜在雨季进行,定植前应进行假植催根,以提高成活率。行株距海南为3X1.5尺,穴深7-8寸,每穴放种苗2-3条,覆土时留出叶鞘2寸左右,将土压实。栽植香茅,每隔3年必须更新一次。为了提高产量,除施用基肥外,在每次收获后,可追施硫酸铵20斤;以后每年仍需适当施用堆肥和厩肥。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