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学名 |
皱边石杉 |
| 拉丁学名 |
Huperzia crispata Ching |
| 科中文名 |
石杉科 |
| 科拉丁名 |
Huperziaceae |
| 属中文名 |
石杉属 |
| 俗名别名 |
皱叶石松 |
| 形态特征 |
茎直立,土生,高30厘米或更多,多回二叉分枝。叶螺旋状排列,平伸,狭椭圆形
至例披针形,长l—1.5匣米,宽2.5—3毫米,基部楔形呈柄状,先端渐尖,边缘皱曲
有不整并的尖齿,中脉两面突起,薄革质。抱子囊生在全枝的叶腋,肾形,黄色。
|
| 生境 |
垂直分布海拔1800一2400米,生在阔叶林或方竹林下。 |
| 地理分布 |
产四川盆地南部,如马边、石棉、雷被、峨边、峨眉、天全、武隆、叙永、南川、通江等地; |
| 经济价值 |
|
| 科研价值 |
|
| 繁殖方式 |
|
| 备注 |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