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洋蒲桃 |
拉丁学名 |
Syzygium samarangense (Bl.) Merr. et Perry |
科中文名 |
桃金娘科 |
科拉丁名 |
Myrtaceae |
属中文名 |
蒲桃属 |
俗名别名 |
|
形态特征 |
乔木或灌木状,树干早分枝,树皮黄褐色,一年生枝绿色,略扁,茎节处略膨大,多年生枝黄褐色;叶对生,革质,椭圆状矩圆形,基部圆形或狭心形,叶面亮绿色,背浅绿,散生腺点,主脉在叶面凹下,叶背凸起,侧脉羽状,与主脉呈45度角斜举,每边12-15条,在边缘汇合成边脉,网脉疏松,稍明显,近无柄。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或在老秆上,花数朵,淡绿色,花蕾梨形,萼管倒圆锥形,具很多小腺点,裂片4,半圆形,边缘膜质,宿存,花瓣圆形且薄,流苏状,雄蕊多数,花丝顶端弯曲,远伸出花外,药长椭圆形,丁字着生,纵裂。浆果梨形,肉质,淡粉红色,光亮,顶端凹陷呈脐状,有宿存的肉质、内弯的萼片,种子一颗,卵形;6月开花, 9月果熟。 |
生境 |
南方热带区 |
地理分布 |
原产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我国南方各省常见栽培,成都市温室栽培 |
经济价值 |
果食用;观赏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