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湿地松 |
拉丁学名 |
Pinus elliottii Engelm. |
科中文名 |
松科 |
科拉丁名 |
Pinaceae |
属中文名 |
松属 |
俗名别名 |
|
形态特征 |
乔木.在美国高达30米,稀达36米.树皮灰褐色,不规则沟状深裂,大片剥落。一年主枝黄褐色,无毛,二、三年生枝灰褐色,冬芽圆柱形,红褐色,无树脂,芽鳞边缘有白色丝状。针叶2针或3针一束并存,先端尖,边缘有锯齿,两面均具有明显的气孔线;叶鞘宿存。球果卵状圆锥形或圆柱状圆锥形,常2—4个聚生,下垂,有短梗,熟后易脱落;种鳞的鳞盾近矩形,肥厚隆起,亮褐色,有光泽,鳞脐瘤状凸起,有急尖的三角形刺状尖头,横脊隆起;种子卵圆形,黑色,有黑色斑纹;种翅薄,淡褐色,易与种子分离;花期3月,球果第二年9月。
|
生境 |
喜光树种,适生于夏雨冬旱、有明显干湿季节的亚热带气候。 |
地理分布 |
原产美国东南部,我省各地广泛引种栽培。安徽、江西、江苏、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区也有分布。
|
经济价值 |
材质坚硬,强度大,耐腐性较差,可供建筑、枕木、坑木、电杆及胶合板、纤维板、造纸等用材。树干可供采脂。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