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蓝桉 |
拉丁学名 |
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 |
科中文名 |
桃金娘科 |
科拉丁名 |
Myrtaceae |
属中文名 |
桉属 |
俗名别名 |
灰杨柳、洋草果 |
形态特征 |
常绿大乔木,高可达40余米,树干多扭曲,树皮成片状剥落,树干除基部外,呈淡灰色或淡蓝白色。幼嫩叶卵状椭圆形,基部心形,无柄,交互对生,常被白粉,成熟叶革质披针形,镰状,下垂,有明显腺点;花单生或2-3朵聚生于叶腋;萼管倒圆锥形,外被蓝白色蜡质;帽状体稍扁平,中部呈圆锥状突起,短于萼管,2层,外层平滑,常早落,内层被小瘤体及蓝白色蜡质;花药卵圆形;蒴果半球形或杯状,熟时灰褐色,果缘阔而平,边缘以下有沟纹,果瓣不突出,恰与果缘平齐,种子黑色,不整齐,具棱。花期7-10月,果次年2月成熟。 |
生境 |
多为栽培 |
地理分布 |
我国西南部和南部有栽培。 |
经济价值 |
材用、医药及工业原料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种子繁殖,春3月播种,条播或撒播,覆土1-2分,当气温15-18℃,有足够湿度,约一周左右出苗。育苗培育1-2年,于春、秋季移植。移栽后3-4年,每年应松土、除草1-2次。 |
备注 |
|
图片 |
|
植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