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近邻槲蕨 |
拉丁学名 |
Drynaria propinqua (Wall.) J. Smith |
科中文名 |
水龙骨科 |
科拉丁名 |
Polypodiaceae |
属中文名 |
槲蕨属 |
俗名别名 |
石莲姜槲蕨 |
形态特征 |
根状茎长而横走,分枝,直径1—2毫米,密被鳞片;叶二型,营养叶淡棕色,革质,宽卵形,长8—16厘米,宽6—10厘米,分裂达叶片的2/3或更深,边缘不规则齿状;能育叶叶柄长8—20厘米,狭翅不明显,叶片三角形至卵形,长25—45厘米,宽20—30厘米,羽状深裂达叶轴。孢子囊群圆形,在近主脉两侧各排列成整齐的1行,无盖。 |
生境 |
附生树干上,螺旋状攀援,或生岩石上,匍匐生长,海拔500—1900(—2800)米。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
|
经济价值 |
药用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