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日本落叶松 |
拉丁学名 |
LafiX kaempferi(Lamb)Carr. |
科中文名 |
松科 |
科拉丁名 |
Pinaceae |
属中文名 |
落叶松属 |
俗名别名 |
|
形态特征 |
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树皮粗糙,纵裂呈鳞片状脱落;树冠塔形,幼枝有淡渴色柔毛,后渐脱落,一年生枝淡黄色或淡红褐色,具白粉;顶端叶枕间有疏生柔毛。叶倒披针状条形.长1.5- 3.5厘米,宽l一2毫米,两面均有气孔线。雄球花卵圆形,淡褐黄色;雌球花紫红色,苞鳞反曲,有白粉,先端三裂。球果卵圆形或圆柱状卵形;苞鳞紫红色,先端三裂,不露出;种子倒卵圆形。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 |
生境 |
|
地理分布 |
原产日本。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南方山区多有引种。此外,我省蛾边、洪雅、马尔康、平武和丰都等地也有引种。 |
经济价值 |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