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浮萍 |
拉丁学名 |
Lemna minor Linn. |
科中文名 |
浮萍科 |
科拉丁名 |
Lemnaceae |
属中文名 |
浮萍属 |
俗名别名 |
浮飘、绿浮飘、浮萍草 |
形态特征 |
植物体漂浮水面,常2--4相连成簇或单生。叶状体卵形、阔卵形、倒卵状椭圆形至近圆形,下面微凸,具脉3条,不明显,常沿中脉呈脊状隆起,上具乳突;下面中部有纵沟。花序着生于叶状体基部一侧的生殖囊中,2(1)雄花及1雌花,稀见单花,外被囊状、薄膜质,顶端开口的佛焰苞;雄花花丝粗壮,花药2室、并列,花粉黄色;雌花子房椭圆形,开放时花柱上弯,露出体外,柱头漏斗状。花期5—9月。
|
生境 |
生于海拔2700米以下的水田,温泉附近,湖泊边及缓流的水沟中。 |
地理分布 |
产于我省攀枝花、凉山、乐山、雅安、成都、绵阳、南充,泸州、达县、万县等地、市。 |
经济价值 |
全草供药用;也可作家禽饲料和稻田绿肥。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