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毛梾 |
拉丁学名 |
Cornus walteri Wanger |
科中文名 |
山茱萸科 |
科拉丁名 |
Cornaceae |
属中文名 |
梾木属 |
俗名别名 |
小六谷、沙凉 |
形态特征 |
落叶乔木,高6-15米;树皮纵裂而又横裂成块状,黑褐色;幼枝绿色,略有棱角;冬芽扁圆锥形;叶对生,纸质,椭圆形至长圆椭圆形或阔卵形,长4-12厘米,宽1.7-5.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侧脉4(5)对,弓形内弯;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花密,花小,白色,有香味,花萼裂片4,齿状三角形,花瓣4,披针形,雄蕊4,花丝微扁,花药淡黄色,长圆卵圆形,2室,丁字形着生,花盘明显,褥状或腺体状,花柱棍棒状,柱头小,头形;子房下位,花托倒卵形;核果球形,直径6-7毫米,黑色,近于无毛,核扁球形至球形,直径约5毫米,骨质,略有不明显的肋纹;花期5月,果期9月 |
生境 |
生于海拔750-2600米的林中或石质山坡上 |
地理分布 |
产于四川、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及云南等省区 |
经济价值 |
是一种木本油料植物,果实含油率27-38%,可作食用或高级润滑油用,油渣还可作饲料或肥料;木材坚硬,纹理细密、美观,可作家具、车辆、农具等用;叶和树皮均可提取栲胶,可作为“四旁”绿化和水土保持树种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