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巴山冷杉 |
拉丁学名 |
Abies fargesii Franch. |
科中文名 |
松科 |
科拉丁名 |
Pinaceae |
属中文名 |
冷杉属 |
俗名别名 |
四川冷杉、太白冷杉、川枞、洮河冷杉 |
形态特征 |
乔木,高可达40米;树皮粗糙,块状开裂;小枝红褐色或褐色,无毛,稀营养小枝具疏生毛;冬芽卵圆形或阔卵圆形,具树脂;叶密生枝端,成梳状排列,长1-3厘米,宽1.5-4毫米,表面中脉凹下,有光泽,无气孔线或近先端有少数不规则的气孔线,背面有两条白粉气孔带。球果卵圆形或圆柱形,长4.5-8厘米,径2.5-4厘米,呈紫黑色,果柄短;种鳞扇状肾形,边缘微向内曲;苞鳞宽卵圆形,边缘有细缺齿;种子上端具膜质翅,较种子短或等长。花期4-5月,球果9月成熟。 |
生境 |
生于高山林区。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若尔盖、松潘、南江、城口、巫溪等米仓山和大巴山一带地区,在我省北部边界形成不连续的分布区。甘肃、陕西、河南、湖北等省区也有分布。 |
经济价值 |
药用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
备注 |
|
图片 |
|
果枝
拍摄者:庄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