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红椋子 |
拉丁学名 |
Cornus hemsleyi Schneid. et Wanger. |
科中文名 |
山茱萸科 |
科拉丁名 |
Cornaceae |
属中文名 |
梾木属 |
俗名别名 |
红凉子、青构 |
形态特征 |
灌木,高2-6米;幼枝略呈四棱形,带红色,老枝紫红色至褐色,有微凸的黄褐色皮孔;冬芽狭圆锥形;叶对生,纸质,卵状椭圆形,长4.5-9.3厘米,宽1.8-4.8厘米,顶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边缘微波状,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侧脉6-7对,弓形内弯;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微扁平,直径5-8厘米,花小,白色,萼齿4,皮疹稀三角形至尖三角形,花瓣4,长圆状舌形,雄蕊4,与花瓣互生,伸出花外,花丝线形,白色,花药卵状长圆形,浅蓝色至灰白色,2室,丁字形着生,花盘褥状,花柱圆柱形,柱头盘状扁头形;子房下位,花托倒卵形;核果近于球形,黑色,直径4毫米,果核扁球形,有明显的肋纹8条;花期6月,果期9月 |
生境 |
生于海拔1350-3700米的溪边或杂木林里 |
地理分布 |
产于四川、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湖北、贵州、云南及西藏等省区 |
经济价值 |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