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文山胡颓子 |
拉丁学名 |
Elaeagnus wenshanensis C.Y.Chang |
科中文名 |
胡颓子科 |
科拉丁名 |
Elaeagnaceae |
属中文名 |
胡颓子属 |
俗名别名 |
|
形态特征 |
常绿直立灌木,无刺或有时具刺;小枝锐角开展,幼枝圆柱形,密被棕红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黑色;叶革质或近于革质,阔椭圆形,长3-6厘米,宽1.6-3.5厘米,顶端短钝尖,尖头三角形,基部圆形或钝形,边缘稍反卷,全缘,干燥后褐绿色,下面灰白色,侧脉4-6对,与中脉开展成50度的角;花淡白色,密被银白色且混生少数褐色鳞片,1-5朵花簇生于叶腋对短小枝上,呈伞形状总状花序,着花枝锈色,花萼筒短管状钟形,在子房上明显收缩,裂片卵状三角形,顶端急尖,包被子房的花萼管阔椭圆形,锈色;雄蕊4,花丝极短,花药阔椭圆形,花柱极弯曲,约为“S”形;果实幼时阔椭圆形,长7毫米,直径为长的一半,密被褐锈色的鳞片;花期11月至次年的2月,果期3-4月 |
生境 |
生于海拔1300-1800米的山地 |
地理分布 |
产于四川、云南等地 |
经济价值 |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