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多果槭 |
拉丁学名 |
Acer prollificum Fang et Fang f. |
科中文名 |
槭科 |
科拉丁名 |
Aceraceae |
属中文名 |
槭属 |
俗名别名 |
|
形态特征 |
落叶小乔木,高5-8米;树皮光滑,灰色或浅绿色;小枝圆柱形,绿色或淡紫绿色;冬芽卵圆形,鳞片无毛;叶近于革质或纸质,外貌近于圆形,长8-12厘米,宽9-13厘米,基部心脏形或近于心脏形,5裂稀3裂,裂片三角状卵形,先端锐尖,微弯曲,边缘有紧贴锯齿,或近于全缘,中央裂片长为叶片长度的1/3-1/2,裂片间的凹缺钝尖或遁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主脉5条,侧脉13-15对;果序圆锥状,长9厘米;翅果嫩时淡紫色,成熟后紫色,小坚果嫩时被淡黄色疏柔毛,宿存的花盘无毛,长大后特别凸起,长椭圆形,长8毫米,直径3-4毫米,翅镰刀形,近顶端最宽,宽达1.4厘米,基部很狭窄,连同小坚果共长3-3.5厘米,张开近于水平;花期4月,果期9月 |
生境 |
生于海拔1500-1700米的混交林中 |
地理分布 |
产于四川天全、洪雅、峨眉、峨边、马边、屏山、雷波 |
经济价值 |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
备注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