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名 |
蕺菜 |
拉丁学名 |
Houttuynia cordataThunb. |
科中文名 |
三白草科 |
科拉丁名 |
Saururaceae |
属中文名 |
蕺菜属 |
俗名别名 |
侧耳根、鱼腥草、猪鼻孔、臭菜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高15-50(-80)厘米,有特殊的鱼腥臭气味;根状茎细长,白色,节上生须根;茎直立,常带紫红色,无毛或有时节上被毛;单叶互生,心形或宽卵形,长3-8厘米,宽4-7厘米,顶端急尖或短渐尖,表面暗绿色,背面常呈紫红色,两面除叶脉被短毛外,均无毛,基出脉多为5条;叶柄长1-4厘米,常被疏毛,托叶条形,膜质,褐色,长1-2厘米,下部常与叶柄合生,通常具缘毛;穗状花序长1-3厘米,花密集,顶生或与叶对生,总苞片白色,长圆形或倒卵形,密生腺点,总花梗长1-3厘米;雄蕊长于子房,花丝线形;蒴果壶形,顶端具宿存的花柱;种子有光泽;花期4-7月,果期7-9月。 |
生境 |
生于海拔300-2600米的山坡潮湿林下、路旁、田埂及沟边。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我国西南部、中部、南部及东部各省区;在四川省广泛分布;另外马来西亚、印度、泰国、越南、朝鲜、日本及印度尼西亚亦有分布。 |
经济价值 |
全草含挥发油约0.05%,油中含甲基正壬酮、香叶烯、葵酸、月桂酸,另含刺激性蕺菜碱;此外尚含钾盐;叶含槲皮甙及无机成分、氯化钾、硫酸钾;花穗及果穗含异槲皮甙;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散热消肿的功效;幼嫩的茎、叶可作蔬菜食用。 |
科研价值 |
|
繁殖方式 |
用根状茎繁殖,清明前后,将根状茎挖出,剪成3-4寸长根段,开浅沟,按行距1尺,株距半尺左右栽种,覆土1-1.2寸,栽后约二周出苗。后期管理主要注意锄草和浇水工作。北方冬季需盖土防寒。 |
备注 |
|
图片 |
|
花期植株形态
摄影者:李世丽
拍摄地点:雅安-名山 |
|
拍摄部位:叶、花序
摄影者:李世丽
拍摄地点:雅安-名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