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红椿 |
拉丁学名 |
Toona ciliata Roem. |
科中文名 |
楝科 |
科拉丁名 |
Meliaceae |
属中文名 |
香椿属 |
俗名别名 |
椿树 |
形态特征 |
落叶乔木,高可达20余米。幼枝被柔毛。偶数羽状复叶,有特殊气味;小叶10-22,对生,纸质,矩圆形至披针状矩圆形。圆锥花序顶生;花芳香;萼短小;花瓣5,白色;有退化雄蕊5;蒴果长椭圆形,木质,干后紫褐色,有苍白色皮孔,长2-3.5厘米;种子两端具翅,翅扁平,膜质。花期4-6月,果期10-12月。 |
生境 |
多生于低海拔沟谷林中或山坡疏林中。 |
地理分布 |
产安徽、福建、广东、海南、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 |
保护类别 |
渐危种 |
保护价值 |
|
保护措施 |
列为保护对象,划保护林或母树林,并栽培繁殖,营造人工林。 |
备注 |
|
图片 |
 |
植株
|
 |
拍摄部位:枝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