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名 |
凸孔阔蕊兰 |
拉丁学名 |
Peristylus coeloceras Finet |
科中文名 |
兰科 |
科拉丁名 |
Orchidaceae |
属中文名 |
阔蕊兰属 |
俗名别名 |
凸孔角盘兰 |
形态特征 |
陆生兰,植株高9-35厘米。块茎卵球形,直径约1厘米。茎直立,下部具2-4枚叶,上部具1-5枚苞片状小叶,叶狭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4-10厘米,宽1-2厘米,钝或急尖,基部渐狭抱茎。总状花序长2-10厘米,具多数花;花苞片披针形,渐尖,均较子房稍长;花小,白色,中萼片宽卵形,长2-2.2毫米,宽1.8-2毫米,顶端钝,侧萼片楔状卵形,较中萼片稍长而狭,顶端钝,花瓣斜卵形,渐尖或钝,前部稍增厚,有时前面具2或3裂;唇瓣楔形,基部具距,前部3裂,前伸,裂片半广椭圆形,急尖,侧裂片稍短,基部距口处具明显的隆起;退化雄蕊圆形,明显,柱头2裂。花期6-8月。 |
生境 |
生于海菝2000-3900米的山坡针阔叶混交林下、山坡灌丛下和高山草地。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 |
保护类别 |
近危种 |
保护价值 |
|
保护措施 |
|
备注 |
2004《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红色名录)将该植物定为近危种(几近符合易危)。 |
图片 |
 |
花期植株
图片由阿坝州兰花及珍稀野生花卉科研所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