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半柱毛兰 |
拉丁学名 |
Eria corneri Rchb. f. |
科中文名 |
兰科 |
科拉丁名 |
Orchidaceae |
属中文名 |
毛兰属 |
俗名别名 |
黄绒兰、干氏毛兰 |
形态特征 |
植株体无毛;假鳞茎密集着生,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被2-3枚膜质鞘或鞘撕裂或鞘脱落,顶端具2-3枚叶。叶椭圆状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干时两面出现灰白色的小疣点,长15-45厘米,宽1.5-6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收狭成长2-3厘米的柄。花序1个,从假鳞茎近顶端叶的外侧发出,长6-22厘米,基部为1枚膜质鞘所包;花序具10余朵花,有时可达60余朵;花苞片极小,三角形,长约1毫米;花白色或略带黄色;萼片与花瓣上均具白色线状突起物,干时不明显;中萼片卵状三角形,先端渐尖;侧萼片镰状三角形,先端圆钝并具小尖头,基部与蕊柱足形成萼囊;花瓣线状披针形,略镰状,近等长于侧萼片;唇瓣轮廓为卵形,3裂;唇盘上面具3条波状褶片,延伸至中裂片基部;中裂片上面具多数密集的鸡冠状或流苏状褶片。蒴果倒卵状圆柱状,长约1.5厘米,粗约5-6毫米;果柄长约3毫米。花期8-9月,果期10-12月,次年3-4月蒴果开裂。 |
生境 |
生于海拔500-1500米的林中树上或林下岩石上。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及华南地区。 |
保护类别 |
近危种 |
保护价值 |
|
保护措施 |
|
备注 |
2004《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红色名录)将该植物定为近危种(几近符合易危)。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