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粗齿溲疏 |
拉丁学名 |
Deutzia crassidentata S. M. Hwang |
科中文名 |
虎耳草科 |
科拉丁名 |
Saxifragaceae |
属中文名 |
溲疏属 |
俗名别名 |
|
形态特征 |
灌木,高约2米;老枝褐色,无毛,平滑,花枝长4-6厘米,具4叶,褐色,被星状毛。叶纸质,阔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2-5.5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具粗齿或不整齐的疏离锯齿,无毛小枝的叶常较大,边缘锯齿常大小相间,上面疏被4-5辐线星状毛,下面稍密被8-10(-12)辐线星状毛,侧脉每边4-5条;叶柄长3-5毫米。聚伞花序长4-6厘米,直径3-5厘米,有花5-15朵,被星状毛;花蕾长圆形或椭圆形;花冠直径1.5-1.8厘米;萼筒杯状,高约3毫米,灰绿色,密被10-12辐线星状毛,裂片卵状长圆形,长约2毫米,先端渐尖,被毛较稀疏;花瓣白色,椭圆形,长6-10毫米,宽4-5毫米,先端急尖或钝,外面疏被星状毛;外轮雄蕊长约4毫米,花丝先端2齿,内轮雄蕊长约3毫米,花丝先端2-3浅裂或圆形;花柱3或4,长4.5-5毫米。蒴果倒圆锥状或宽钟形,高3-4毫米,直径约3毫米。花期7月,果期9月。 |
生境 |
生于海拔2000-2300米的沟边灌丛中。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四川。 |
保护类别 |
易危种;中国特有。 |
保护价值 |
|
保护措施 |
|
备注 |
2004《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红色名录)将该植物定为易危种。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