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合江方竹 |
拉丁学名 |
Chimonobambusa hejiangensis C. D. Chu et C. S. Chao |
科中文名 |
禾本科 |
科拉丁名 |
Poaceae |
属中文名 |
方竹属 |
俗名别名 |
箐竹(四川合江、贵州赤水) |
形态特征 |
秆高5-7米,径2-3厘米,中部节间长20厘米,圆筒形;新秆绿色,节间带紫色,具白色柔毛和稀疏刺毛;老秆具刺毛,脱落后有疣基及毛迹,粗糙,近基部数节具气生根刺。秆箨厚纸质或革质,短于节间,贴生棕色刺毛,基部刺毛密集,密被柔毛,边缘具极密纤毛,毛长2毫米,无斑点,脉不明显;箨叶三角状锥形,长0.7-1.4厘米,直立,基部与箨顶等宽,基部有时密被柔毛。每小枝1叶;叶鞘紧包,无叶耳和繸毛;叶纸质,带状披针形,长11-20厘米,宽1.5-2厘米,无毛,侧脉4-6对,小横脉清晰。假小穗基部多分枝,圆锥状;假小穗细,长10-12厘米;颖片无或1片,小花8-9;小穗轴细,长1-1.4厘米。外稃卵状三角形,先端长渐尖,7-9纵脉;内稃与外稃等长,纵脉不明显。颖果长1-1.2厘米,径3-5毫米,花柱宿存。 |
生境 |
多生于次生林中。为常见山地竹林。 |
地理分布 |
产于四川合江、贵州赤水海拔700-1200米山区。 |
保护类别 |
易危种;中国特有 |
保护价值 |
|
保护措施 |
|
备注 |
2004《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红色名录)将该植物定为易危种。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