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学名 |
甘肃玄参 |
| 拉丁学名 |
Scrophularia kansuensis Batalin |
| 科中文名 |
玄参科 |
| 科拉丁名 |
Scrophulariaceae |
| 属中文名 |
玄参属 |
| 俗名别名 |
|
| 形态特征 |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5—40厦米。根状茎细长,节上有一对极小的鳞片,有时鳞片基部肿大成瘤状。茎中空,多少四方形,有腺毛,不分枚。叶柄长达2厘米;叶片卵形,长1—3厘米,基部圆形至浅心形,全缘至有不规则粗齿,两面多少被腺毛。花单朵或成2朵的小聚伞花序生于叶腋,有时在茎顶组成总状花序;小聚伞花序总花梗长1—2.5厘米;花梗被腺毛;花萼外被腺毛,长3—5毫米,裂片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花冠绿白色,长7—10毫米,上唇2裂,裂片倒卵圆形。蒴果卵圆形,长约8毫米。花果期5—8月。 |
| 生境 |
生海拔2300—4500米的山坡草地、田野中。 |
| 地理分布 |
产甘肃东南部和四川北部。 |
| 保护类别 |
我国特有种 |
| 保护价值 |
|
| 保护措施 |
|
| 备注 |
|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