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马齿毛兰 |
拉丁学名 |
Eria szetschuanica Schltr. |
科中文名 |
兰科 |
科拉丁名 |
Orchidaceae |
属中文名 |
毛兰属 |
俗名别名 |
|
形态特征 |
附生兰,高5—12厘米。假鳞茎斜生于匍匐根状茎上,聚生,矩圆形,长1—3厘米,被鞘,顶生2—4枚叶;叶狭矩圆形,长4—10厘米,宽6—11毫米,顶端略钝。花葶1一(2)个顶生于假鳞茎上,近直立,纤细,高达6厘米,通常被淡褐色长柔毛;总状花序具2花;花梗和子房
被毛;花小,花被片近等长,除唇瓣中裂片黄色外,均为白色;中萼片矩圆形,长约8毫米;侧萼片斜矩圆形,比中萼片略宽,顶端钝;萼囊短而钝;花瓣狭矩圆形,比中萼片略窄,唇瓣倒卵形,3裂,侧裂片近半月形,具3条线纹,中裂片卵形,等长于侧裂片,上面具疣状突起。蒴果圆柱形,长约1.5厘米,被褐色长柔毛。花期5—6月。 |
生境 |
生山海拔2300米左右的山谷岩石上。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广东、四川、云南。 |
保护类别 |
近危种;中国特有 |
保护价值 |
|
保护措施 |
|
备注 |
2004《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红色名录)将该植物定为近危种(几近符合易危)。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