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四川牡丹 |
拉丁学名 |
Paeonia szechuanica Fang |
科中文名 |
毛茛科 |
科拉丁名 |
Ranunculaceae |
属中文名 |
芍药属 |
俗名别名 |
|
形态特征 |
灌木,高0.7-1.5米。叶为三至四回三出复叶;均无毛;花两性,较大,直径10-15厘米;单生枝顶,苞片3-5枚,披针形;萼片3-5枚,倒卵形;花瓣9-12枚,玫瑰色或红色。雄蕊多数,花丝白色,花药黄色。花期4-6月;果未见。 |
生境 |
生于海拔2600-3100米的山坡、河边草地及灌丛中。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四川马尔康。 |
保护类别 |
渐危种;国家二级。
易危种;中国特有。 |
保护价值 |
根皮入药,能清热,凉血、和血。能治发斑、便血、经闭等症。 |
保护措施 |
|
备注 |
2004《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红色名录)将该植物定为易危种。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