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 |
黄毛槭 |
拉丁学名 |
Acer fulvescens Rehd. |
科中文名 |
槭科 |
科拉丁名 |
Aceraceae |
属中文名 |
槭属 |
俗名别名 |
褐毛槭 |
形态特征 |
落叶乔木,高约10米,稀达20米;树皮灰色,稀黄灰色,微浅裂;小枝圆柱形,当年生枝紫绿色,多年生枝灰褐色或淡灰色,有很稀疏的皮孔;冬芽褐色,卵圆形,鳞片无毛;叶纸质,基部心脏形或近于心脏形,通常3裂,稀5裂或不裂,长7-10厘米,宽5-11厘米,裂片三角卵形,先端有长尖尾,裂片中间的凹缺钝形,绿色,下面淡绿色,有黄色或褐色的长柔毛,主脉5;伞房花序,长8-10厘米,花杂性,很小,雄花和两性花同株;萼片5,绿色,长圆形,长3毫米,花瓣5,倒卵形,长3毫米,雄蕊8,在雄花中的与花瓣等长;子房紫色,花柱短,柱头反卷,翅果嫩时紫色,成熟后变为黄色或紫褐色;小坚果压扁状,长1.3-1.5厘米,宽0.8-1厘米,翅宽1.5厘米,连同小坚果共长3-3.5厘米,中段较宽,张开几成水平;花期4月,果期8月 |
生境 |
生于海拔2700-3200米的疏林中 |
地理分布 |
产于四川松潘、马尔康、理县、汶川、灌县、宝兴、天全及陕西、甘肃等地。 |
保护类别 |
易危种;中国特有。 |
保护价值 |
|
保护措施 |
|
备注 |
2004《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红色名录)将该植物定为易危种。 |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