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唯一以研究院命名的专业从事草原科学研究的机构,其前身是中科院生物研究所川西北草原工作站,设立于1964年,1976年划归四川省管理,1978年经省委批准扩建为四川省草原研究所, 2005年经省编委批准,改建为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主要科研方向是:立足三州、面向全省。从事草地资源开发与利用,草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牧草、草坪、生态草育种与高效栽培利用技术,牦牛、獭兔、藏系绵羊等草食家畜的育种与健康养殖技术研究。 (一)机构设置。院内设四处一室、5个研究所、2个中心和实验室、杂志社、标本馆,即:办公室、科研处、人事处、计划财务处、产业开发处;牧草研究所、草坪研究所、草地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牦牛研究所、獭兔研究所、高原特种植物研究中心、草业机械装备研究中心,草业科技培训中心、综合实验室、《草业与畜牧》(原四川草原)杂志社、动植物标本馆。所党委下设纪检委和党委办公室。 (二)、科研队伍。全院现有在岗职工157名(含外聘人员),退休人员53名。具有一支由草原、草坪、畜牧、兽医、生物技术等学科专业人才构成的科技队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29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博士生导师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省优专家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研究员9人,副研究员14人,中初级人员35人,从学历层次分:博士4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11人,在读硕士3人,本科及以下109人。 (三)、基础设施。近年来,分别在红原、犀浦、新津三个基地建设了实验、办公和生活场所,占地面积分别为:120亩、35亩和118亩,建筑面积132000平方米。固定资产已由建所初期的200多万元增长至目前的6000多万元,职工生活和科研工作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为草业科研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科研基地。随着科研事业的发展,本院先后在省内不同地理气候区域建立了三个科研基地、草畜良繁及生产基地: 1、红原科研基地。主要面向川西北高寒草地开展科研工作,并与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国际山地中心等合作,共同建立了有关试验站和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基地。 2、新津科研基地。主要面向四川副热带和盆周山区种草养畜和生态保护开展科研工作。基地内建有牧草实验场和獭兔原种场。 3、郫县综合实验基地。主要开展草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对省内各地草业和草食畜牧业发展进行技术服务,以及作为全所科研工作的后勤服务基地及离退休老干部安置基地。基地内建有100亩草坪试验场。 4、国家牧草种子基地。在全省不同区域建立了牧草种子良繁基地40000亩。在阿坝红原建立了川草1号老芒麦种子基地15000亩,川草1、2号育繁推一体化种子基地10000亩;在阿坝茂县、甘孜道孚、甘孜乾宁建立了红豆草种子基地15000亩。同时建立了牧草种子加工、储藏设施,形成了种子培育、良种繁殖、生产、加工、储藏、供应于一体的草产业体系。已成为青藏高原区的一个草业科技产业。 5、獭兔良繁基地。在新津建立了獭兔原种场,年产一级种獭兔30000只,1998年被批准为省级原种场。该场2004年被国家外专局和省外专局授予“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在省内18个县建立了二级獭兔良种场,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獭兔良繁体系,并在这些县建成了由我院指导发展的獭兔生产基地,辐射全省60余个县的獭兔养殖业发展,带动农户20000多户,年出栏商品獭兔200万只。 6、牦牛良繁基地。省畜牧局决定,将四川省龙日种畜场的30万亩草场作为我院草原畜牧科研示范基地。并已合作建立了牦牛原种场,进行牦牛标准化基地建设等,现已组建核心群4组、430头,扩繁群26 个、4000 头。场内现有全国著名地方优良品种——麦洼牦牛16000多头,已成为我国牦牛科研生产的一个亮点。目前正在建设藏系绵羊原种场。 (五)、科技示范园区。在阿坝州红原县建起了我院自主管理的、指导整个川西北牧区的草业和草地畜牧业科技园区5000亩。除作为我院进行草业、生态环境和草地畜牧业科研场所外,还吸纳了四川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进入园区开展研究工作。 (六)、科研成就。先后承担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136项,获得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2项,其中,十五期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部省三等奖等奖项5多项。科研人员发表科技论文900多篇,出版科技著作17部;编辑发行《四川草原》杂志121期、50多万册,并连续3届被评为全国畜牧类中文核心期刊。
院 长:泽柏(研究员、省优专家、硕士生导师) 党委书记、副院长:白史且(研究员、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 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犀浦镇成灌东路103号省草科院,邮编611731。 院办公室电话:87851305,科研处电话:87843361 网 址:www.grisc.com
|